垃圾从千家万户出发,有的填埋,有的回收成为新材料。在太原市同舟能源有限公司,每年有50万吨垃圾变为电能
轻松出家门
生活中不免会产生垃圾,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垃圾也急剧增加。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居民每人日均产生生活垃圾1公斤左右,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量2亿多吨,占用土地、污染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每天上班,走出家门,“咣”的一声,一袋垃圾扬手入桶,这是日常生活场景。垃圾告别家庭,似乎从此与我们的生活再无联系。事实上,这些垃圾从未远去,大部分只能在城市周边填埋,于是形成垃圾围城窘境。
家住省城亲贤社区的张建秀阿姨多年来保持了一个生活习惯,把旧报纸平整、包装盒折叠,整整齐齐放在一起,把矿泉水瓶子、玻璃瓶子装在一个袋子里,家中阳台上的一角,就是处置废品的地方。张阿姨的行为,可以称作最原始的垃圾分类,也是大多数家庭对生活垃圾的简单处理。
除了居民自发分类,还有就是经过废品回收人员,垃圾被简单分类。记者了解到,市民和废品回收人员初次分拣后的生活垃圾,首先会运至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在那里,生活垃圾经过压缩处理,体积可减少1/3。
一辆大型垃圾压缩转运车可载重15吨以上,相当于5辆小型车辆,且全封闭压缩转运,可有效避免抛撒、污染路面等二次污染。
统计数据显示,太原市日产生活垃圾已由3600吨增至5000吨左右,预计将突破6000吨。生活垃圾产量逐年增加,垃圾收运范围又不断拓展延伸,每日的垃圾收运量持续递增。数量如此巨大,怎么处理一直是难题。其中,约三成用于焚烧发电,其余则采用卫生填埋。太原市环保志愿者协会王芳说,目前,我国生活垃圾处理通常有4种方法,主要为:卫生填埋、堆肥、焚烧和等离子熔融,省城太原主要采取前3种处理方式。
辗转入电厂
曾几何时,远远望去,太原东山垃圾填埋场随风飘舞的塑料袋,成百上千的垃圾猪,居中淘金的拾荒人,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今天的东山垃圾填埋场,已是另外一番景象,五颜六色的垃圾全部被黄土覆盖,填埋场上进行了复垦种地。而且,山上有了一座专门“吃”垃圾的发电厂——太原市同舟能源有限公司。
3月25日,记者在同舟公司看到,一间透明的垃圾仓操作间里,堆成小山似的生活垃圾,被一只巨型抓斗起重机抓到输送机上,与助燃的煤块一同被送往火红的炉膛。在800℃至900℃的高温下,垃圾和煤充分燃烧,燃烧产生的热能,使水变成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快速旋转,产生电能。
同舟垃圾焚烧发电厂是我省首个建成投运、且处理能力最大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也是全省的环境教育基地。自2007年1月建成投产以来,日均处理垃圾1300吨,占太原市区日产垃圾总量的30%,年处理垃圾50万吨,年余热发电1.1亿千瓦时,为提升省城的人居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我省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积累了丰富经验,并且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开辟了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极大地改善了省城的空气质量和居民的生活环境。
王芳介绍,与卫生填埋处理相比,垃圾焚烧处理优点更多:一是项目占地面积小。同样的垃圾处理量,用地只是卫生填埋场的1/20至1/15。二是处理速度快。垃圾填埋处理分解时间需要7至30年,而焚烧处理只需2小时左右。三是减量效果好。填埋可减量30%,堆肥可减量60%,焚烧可减量90%。四是污染排放低。焚烧产生的污染仅为填埋的1/50左右。五是能源利用效率高。每吨垃圾可焚烧发电300多千瓦时,大约每5个家庭产生的生活垃圾,通过焚烧发电可满足一个家庭日常生活用电需求。
我:
无害化处理
同舟公司工作人员王晋巧现场向记者介绍了整个垃圾发电工程。生活垃圾由垃圾运输专用车辆运入垃圾焚烧厂,经过地磅称重后投至垃圾储坑。进入储坑的垃圾经过5天厌氧发酵,由两台桥式液压抓斗抓入垃圾给料机,进入焚烧炉内焚烧。垃圾在储坑中存放产生大量臭气,风机将臭气抽送到焚烧炉中作为燃烧空气,并保持垃圾储坑内负压,避免发生臭气外逸,随后进入焚烧过程。焚烧炉内,垃圾与煤在800℃以上的炽热沙粒中迅速混合,产生的高温烟气在炉内停留2秒以上,其中的二口恶英迅速分解,同时,在辅助燃料中掺入石灰石脱硫。焚烧产生的不燃物由汽车运至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焚烧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余热锅炉,锅炉管内的水受热变成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机组发电。
此外,针对此过程产生的垃圾,电厂进行了标准化处理。王晋巧说,过程中产生的烟气进入反应塔,烟气中绝大部分的二氧化硫和氯化氢等酸性污染物与石灰浆进行反应后去除。烟气残留的二口恶英和重金属,被喷入烟道的活性炭吸附,在下游同烟气中的粉尘一道被除尘器收集起来,由水泥罐车运至有资质的水泥厂无害化处理后利用,净化后的烟气则达标排放。
垃圾焚烧发电是最贴近垃圾处置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三原则的处理方式。有专家称,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垃圾发电由于其综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高,将成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中的主角。发达国家垃圾焚烧发电占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比例已普遍超过80%。
在同舟电厂,垃圾经过焚烧处理,转化成了电能,输入千家万户。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0月底,同舟已累计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450万吨,发电9.3亿千瓦时。
据悉,为进一步提升生活垃圾处理的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太原市正在新建两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这将有利于减少生活垃圾的二次污染,使更多垃圾实现资源化处理。这两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后,太原的生活垃圾有望全部实现无害化焚烧处理。王芳说,未来城市不再被垃圾包围,生活环境会更加美好。